继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传统能源车市场之后,2015年,中国再次成为新能源车最大市场。在繁荣的背后,也存在一系列隐忧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骗取补贴,其次还有新能源车推广的诸多问题。
价格高企难普及
目前,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以油电混合动力、插电式混合动力、纯电动等种类为主。由于电池技术瓶颈的限制,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一直没有实质性延长。目前,比较长的就是比亚迪汽车推出的e6 400,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00公里。即便如此,新能源汽车价格高是不争的事实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买一辆新能源汽车,大多在20万元以上。而一些消费者认为,20万元如果购买传统能源汽车,可以买豪华车的入门款或者任选合资品牌的B级车。“如果买一辆十万元左右的车,剩下十万元用来加油,可以用好几年。”对于精明的消费者来说,买新能源车是一桩不划算的生意。
因此,众多汽车厂家在推出新品的时候,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品齐飞,比如比亚迪,旗下的唐、宋、元等车型分别搭载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动力总成。消费者可以在这两种动力配置中进行选择购买。
过分依赖补贴
因为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,所以价格也很高,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补贴,一些消费者才出手购买。即便如此,新能源汽车销售依然局限于部分城市,并没有在全国大范围普及。
补贴的结果,就是一些车企钻了政策的空子,骗补、做壳的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四川省内的部分地区,甚至有仅生产一两台新能源汽车的工厂,“只是摆个样子,把国家补贴骗回来就ok,根本没有大规模生产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。
虽然这类企业大多生产的是电动客车,但是对于行业来讲,已经带来了负面影响。另一方面,部分城市因地方政府补贴乏力,或者尚未出台明文规定的补贴执行细则,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差强人意。
比如成都,在传统能源车领域,成都的销售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全国前列,这里还曾诞生了很多品牌全国销量冠军4S店。但是,在新能源车领域,成都的表现非常一般。究其原因,“国补+地补”双重补贴,更利于新能源车销售。而成都地区的“地补”一直没有真正落地。
充电设施落后
囿于充电设备的限制,新能源车的推广举步维艰。基础设施虽然属于政府管辖的范畴,但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居民小区充电桩问题的归属,“如果由物业、业主来承担充电桩的建设。
那么,占用的土地又由谁来买单没有明确的规定,权责利划分非常不清晰。”某新能源车企业公关负责人如此表示。
配套服务跟不上,消费者自然不会购买新能源车。截至2015年11月底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40万辆。然而,目前全国已建成的充换电站只有3600座,公共充电桩只有4.9万个,与消费者的充电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,充电服务缺口极大。
地方政策不给力
从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分布状况来看,主要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、南京等少数城市。其它地区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程度仍然较低。这跟地方政府政策壁垒不无关系。
北京汽车解体厂,昌平报废解体厂,大兴汽车报废解体厂